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理响交大】徐嘉璐、莫春秀、霍炜晨、王江艾霖:路的对望

    日期:2025年11月20日 14:18作者:机电学院编辑:机电学院审核人:刘建新点击量:


     

    徐:我21岁,站在实验室的窗外,看着重庆的灯火通明。

    莫:我21岁,趴在唐古拉山的冻土上,听着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耳边。

    徐:我的眼前是代码、芯片,还有机电学子黄彦钧带领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 莫:我的眼前是钢钎、铁镐,还有战友王立杰没啃完的青稞馍。

    徐:我常常在想,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是去大企业拿高薪,还是继续在实验室里和团队一起攻坚克难?

    莫:我从来不用想,这条路必须通!通到拉萨,通到边疆,通到新中国需要它的每一个地方!

    徐:可你们不害怕吗?海拔4700米,氧气稀薄,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战友倒下……

    莫:怕!当然怕!但我们更怕的,是后人眼中只剩下无望!就算我倒下,也要化作一块指向拉萨的路石,给后人留下方向!

    徐:你知道吗?这七十四年,你们的路越走越宽广! 易志坚教授带领团队,让万里黄沙变粮仓,就像你们当年那样,开山劈石,硬是在绝境里闯出希望!

    莫:真的吗?沙漠里……真的能长出食粮?

    徐:千真万确!而这份绝境突围的勇气,不仅在沙漠里生根发芽,在机电学子黄彦钧同学身上同样滚烫! 他们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迎难而上,七十二小时奋战,三十七次算法迭代,硬是用科技突破极限,成功研发出外骨骼机器人,团队里无一人退让!

    莫:对!对!就像我们当年那样,爆破、运输、测量,只要众志成城,方能势不可挡!

    徐:这七十四年,你们的路在不断延伸,化作了钢铁巨龙穿行冻土,化作了万里稻浪摇曳金黄,更化作了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刻在了时代的芯片上!

    莫:那……现在的年轻人,还会记得我们吗?

    徐:我们怎能相忘?! 红岩的忠魂,正在我们的血脉中激荡! 沙漠的坚守,正在我们的胸膛里回响! 新重庆的蓝图,正让我们豪情满怀、激情万丈、壮志昂扬!

    让我们共同聆听老校长穿越时空的嘱托:

    (穰明德校长:诸2025级新同窗,久未通问,倏忽经年。虽时隔遥远,然耿耿此心,未尝不时系念诸君也。昔年吾辈执锹握镐,于荒坡之上辟路兴校,所图者正今日之交大也。诸后生学子,当永做铺路基石,使重庆交大之名,长镌于祖国通途之上。)

    莫:那……我们这条路,算是修成了吗?

    徐:你们铸就的,早就不止是路网!

    是“一不怕苦”的骨气,化作了钢铁脊梁!

    是“甘当路石”的奉献,奠定了基石分量!

    是老校长的嘱托,化作了时代回响!

    是易志坚的坚守,让沙漠换了衣裳!

    是黄彦钧的协作,让科技劈开风浪!

    这才铸就了我们“中国可以”的惊天之唱!

    莫:可我还是...羡慕你们啊...

    徐:羡慕我们?

    莫:羡慕你们生在盛世未央,能选科研报国,能聚众智攻坚,能在新重庆的画卷里,尽情挥洒才华的芬芳...

    徐:可你知不知道,这盛世的每一寸光,都是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抵挡了风霜!

    如果没有你们倒在路基旁,如果没有红岩魂血溅牢房,哪来今天的山河雄壮,选择四方?哪来这书声琅琅,大道康庄!

    莫:那……你还会迷茫吗?

    徐: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当你说"路是蹚出来的",我找到了方向;

    当老校长说"永做铺路石",我汲取了力量;

    当易志坚教授让万里黄沙变绿洲,我看见了希望;

    当黄彦钧学长的团队用协作攻克天险,我懂得了担当!

    我终于明白——

    你们铺就的不只是路,是信仰;

    我们接过的不仅是使命,是荣光!

    这条路,我们接棒!

    这场接力,我们誓创辉煌!

    徐:我21岁,

    莫:我21岁,

    徐:七十四年,你是过去的火种,

    莫:你是未来的朝阳!

    徐、莫:我们共同燃烧在——

    这条用信仰淬火的征途上, 这条用青春铸就的荣光上, 这条为后来者点亮灯火、让星火永续不灭的征程上!(指导教师:苏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