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党团共建赋能产教融合 思政育人筑梦智造未来——机电学院开展“红色引擎·智创未来”企业行主题教育活动

    日期:2025年03月26日 19:48作者:机电学院编辑:机电学院审核人:刘建新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3月26日,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党委与团委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企共建促发展"主题党团共建活动。在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新、党委副书记林兴冬的带领下,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团学干部等30余人走进江津团结湖智能建造管控中心、重庆市晶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赛力斯汽车(重庆)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拓展就业岗位资源,以“党建带团建”为主线,通过沉浸式企业研学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构建“思政教育+专业实践”育人新模式。

    党建引领校企合作共育新时代工程人才

    本次活动是机电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党委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模式的具体实践。活动伊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新指出:"此次党团共建走进企业活动,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拓展就业渠道,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机电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以法治之光护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党团携手筑学风"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特色党建活动。此次走进企业活动,是学院党建工作的又一创新实践,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将课堂延伸到企业一线,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本领。

    实地感受智能科技开拓专业视野

    在江津团结湖智能建造管控中心,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智能建造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数字化赋能“智慧工地” 作为重庆市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江津团结湖智能建造管控中心集成BIM技术、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师生通过动态监测平台,直观感受“智慧工地”的实时管控场景,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实际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与管控中心负责人万欣就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交流。党委书记刘建新结合学院“机‘芯’智造”党建品牌,勉励学子:“要将‘两路’精神与红岩精神转化为创新动能,在智能建造中传承匠心,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第七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冯澳表示:“展厅中陈列的精密光学元件和智能检测设备,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正是学院‘六位一体’育人模式中强调的科学伦理教育的生动实践。”

    随后,师生们来到重庆市晶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光学元件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光学元件研发与生产,展示了精密光学元件和智能检测设备。在微纳加工、光学镀膜等核心技术上,晶帆光电有着显著突破,体现了其在高精度制造方面的优势。晶帆光电董事长李鲲结合展品演示,详细讲解了微纳加工、光学镀膜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历程,并展示了产品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同学们对光电技术的产业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第一党支部学生党员王棋禾感慨:“晶帆光电在精密光学领域的技术积累不仅服务于高端制造,更应用于医疗检测等民生领域。这让我意识到,科技创新必须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既要锤炼专业技能,更要牢记‘红岩精神’中服务社会的内核,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局中。”


    访企拓岗促就业共话人才培养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在赛力斯汽车(重庆)有限公司进行的访企拓岗座谈。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赛力斯为师生们展示了现代化汽车生产线和最新研发的车型产品。在总装车间,师生们近距离观摩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作。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许颖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从零部件装配到整车下线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体系。

    座谈会上,许颖详细介绍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应届生招聘计划,对学院毕业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铺路石”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欢迎重庆交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兴冬向企业方介绍了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色,强调“三同步”育人理念,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升级、课程体系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思政教育与创新实践同步深化”,希望校企在实习就业、技术攻关等领域深化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次参观让我对汽车制造行业有了全新认识,也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参与活动的第五党支部学生党员蒲誉文表示,"作为新时代工科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

    此次活动既是学院“五讲四有”党团共建品牌的延伸,也是“红色征程·党史铸魂”大思政课的实践拓展,更是今年“四问三比”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院党委持续构建“党建+学科+产业”育人生态,依托重庆市交通工程应用机器人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与长安汽车、重庆机电集团等共建产教融合基地12个,形成“理论授课-企业研学-项目实战”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刘建新书记在总结中表示:“新时代机电人才既要具备‘智能+’的技术硬核,更要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血脉。学院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让党团共建成为产教融合的‘红色引擎’,为制造强国战略输送更多‘大国工匠’和‘创新先锋’。”

    据悉,学院后续将联合企业推出“智能制造先锋计划”,通过设立企业导师制、共建课程模块等方式,打造“思政教育-专业实践-就业服务”全链条育人模式,让红色基因在智能制造领域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