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机电学院教师参加第三届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并做学术报告

    日期:2023年08月31日 10:00作者:崔晓璐编辑:机电学院审核人:崔晓璐 赵树恩点击量:


    8月26日至27日,由同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大学、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第三届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在苏州高铁新城举办。本届论坛吸引了600余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参与,机电学院崔晓璐教授、陈兆玮副教授、蒋咏志博士参加了轨道交通分论坛并做了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根植于交通与运载学科基础沃土,以“勤思敏学、笃行善悟,交通强国,战略领航”为主题,聚焦人才队伍建设,于交流中碰撞思想、于沟通中凝聚共识,笃行不怠,积极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围绕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相关领域概况、未来发展等方面先后发表主旨演讲,深化交流研讨。特别邀请了28位资深的行业专家和同行学者为青年学者“把脉问诊开药方”,在学术方向凝练、未来科研规划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轨道交通分论坛中,陈兆玮副教授做了《极端温度下山区桥上齿轨铁路齿轮-齿轨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研究报告,在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齿轨车辆动力学,构建了不同形式齿轨车辆的动力学模型,掌握了轮轨非线性摩擦与齿轮-齿轨动态啮合间的内禀关系,揭示了轨道随机不平顺对齿轮-齿轨啮合的影响机制。

    蒋咏志博士做了《单轨车线耦合动力学》的研究报告,提出了高精度建模-分析-优化-控制的研究理念。针对现有单轨车辆振动问题,依据单轨车辆非线性、强耦合振动频谱特征进行高精度建模,并基于该高保真模型进行分析,为改善其动力学性能,继而对车辆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

    崔晓璐教授做了《轨道交通轮轨磨耗及运维技术研究进展》的研究汇报,围绕轨道运维中基础设施维护成本与日俱增的迫切需求,构建山地城市地铁线路复杂服役环境下双向振动诱导的钢轨波磨理论模型,提出基于车辆-轨道敏感性分析和打磨策略的主动/被动控制方法,结合智能算法实现轮轨磨耗的快速定性识别和磨耗定量预测,为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此次分论坛受到了浙江大学方攸同教授、同济大学林建斌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王平教授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赵国堂教授的专业点评。此次论坛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相关学者的交流,对促进我校机械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我校在交通与运载工程领域的影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闭